close
北港村史記—第 貳 章 北港村週記【 2010年 06月 --- 第 27 週 Report 】 庚寅酷暑,金蟬脫殼上樹稍,集體鳴叫~~知了知了~~ 熱鬧宣告著臺灣的夏天~~~到了到了, 北港村,避暑去,鄉村居,田園樂~~~真好真好! 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 北港村史記—第 貳 章 北港村的農業 北港村因為北港溪分隔成為南岸及北岸。南岸開發較早,以富來坪(二十粒)、梅子林為主,北岸以校栗林、三層埔為主。在民國二十年代前,率先進入本區定居者多為客家人,大多從事採腦語熬腦工作,形成多處腦寮腦灶。又陸續墾荒定居者日益增加,熬腦工作不足,因此,開始披荊斬棘、闢良田、南岸引乾溪之水,北岸引阿冷溪、五棚溪之水局部灌溉,初期以種植蕃薯、黃豆(青皮豆)、甘蔗為主。蕃薯、黃豆為糧食作物,甘蔗為經濟作物,經墾荒闢田結果,耕地面積大幅增加,而溪水灌溉嚴重不足,遂有開闢南圳、北圳之議。南圳於民國二十五年(昭和十一年)於仁愛鄉中原口引北港溪水開鑿,以灌溉梅子林一帶土地為主。 北圳於民國二十七年(昭和十一年)引北港溪水開鑿水圳,圳頭為一鄰河畔下北港溪,鑿石逢開山洞,越阿冷溪進入校栗林,跨五棚溪進入三層埔,終點為埔尾,歷三年完工。南圳、北圳鑿通後,單期作甘蔗栽植面積大幅增加,梅子林蔗廓,三層埔於焉興盛。光復後本村人口增加,土地全面開發,水圳設施漸趨改善。農人大量種植水稻,灌溉有南圳、北圳不虞缺水,土地開墾為雙期作水田。再民過四十至六十年代,北港村成為國姓鄉之最大米倉。光復前農民大部分吃地瓜過日子,生活異常艱辛,光復後因水稻大量生產,才以稻米為主食,並兼作紅甘蔗、煙草、生活漸趨改善,皆得利南圳、北圳的開鑿灌溉。所以南圳、北圳的挖鑿是為了農民生存,完全沒有現代建築設備、一鋤一箕完成,是先民義務勞動的果實,是先民汗水毅力的結晶,是北港村開發的轉戾點,未來更是北港村觀光發展之命脈。﹝--- 待續﹞.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